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北京市规划
北京市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
日期:2015-06-17 | 访问量:
2016年到2020年,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第13个五年规划时期。8月21日,北京市召开市“十三五”规划编制部署电视电话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4年是“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启动之年。李士祥表示,加快建立健全特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必须始终坚持的改革红线。目前,北京已经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也成为北京市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根本遵循原则。
据了解,“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将坚持做到突出城市战略定位,注重统筹兼顾,把握好“舍”与“得”的关系;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规划理念,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突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发展与“治病”的关系;突出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相结合,推进三规合一、多规合一,把握好服从发展与调控发展的关系;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主动作为,把握好城市自身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组织多次座谈研讨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方案》。
深度解读
“有舍有得”做好“十三五”规划
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十三五”规划时表示,有舍有得,不只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更能体现出站在“十二五”末期的北京,将在未来5年中往何处去。
舍:特大型城市-城市病=“瘦身健体”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期间,对于非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内涵和外延,要找到明确答案。”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十三五”期间,北京要想办法根治已经患上的“城市病”,疏解功能,让北京走上从“治病”到“宜居”的路。
近日,在市政府组织的一次调研中,西城区提交的数据让人咋舌:一个面积并不大的核心城区,小餐厅、小洗浴、小网吧等小场所居然有7000多家,而其中87%的经营者都是外来人口。
“北京的发展,需要放在京津冀这个更大的空间范围来进行大尺度谋划,这是‘十三五’时期必须致力推动的战略格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4年5月,丰台区商务委和保定白沟新城管委会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大红门的批发、仓储和物流功能向外疏解的大幕已经拉开。动物园批发市场、其他百货批发市场的外迁,也近在眼前。
在“瘦身健体”的过程中,需要算一笔细账。本市相关部门将深入测算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有序转移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再提出系统的政策配套措施。
得:“双轮驱动”+“高精尖”=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随着人口和城市功能的疏解,北京市将在“十三五”时期构建起更完善的“高精尖”经济结构。
“首都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特征,将成为构建起稳定经济结构的基本前提和立足点。”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和绿色经济。针对“高精尖”的支撑政策,也将在这个时间内逐步明确。
“‘高精尖’的动力机制、发展需求、支撑条件都需要构建;随后我们还将创新扶持政策。”这位负责人说,关于现有产业存量转向“高精尖”的难点,也将集中火力进行突破。
“十三五”期间,产业主导地位将不断被强化,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和构建“高精尖”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4月,“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就已经启动,进入了准备动员阶段;9月起就将进行前期研究,11月底就要形成中期成果;2015年7月,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研究形成;随后进入为期5个月的修改衔接阶段;2016年,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过人大审议批准后,将发布实施。
舍:减少流程+同步并联=“一张蓝图干到底”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笔记本的前几页,记录着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进程。至2020年的城市“总规”修改,2013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
“对于近期已经或者正在开展的全市规律性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研究等专题,原则上这次不再列入研究范围。”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要求减少交叉重复,经过一轮轮征集意见与筛选,“十三五”规划共确定了综合研究和专项研究两个层次的55项课题。“和‘十二五’相比,这样的课题数量已经同比减少了20%。”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55项课题的选择经历了多次取舍;对于未纳入市级重大课题的专业课题,相关部门也可以自行确定展开研究。”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没有进入本市“十三五”规划并不意味着不做。“十三五”市级规划纲要发布之后,各专业领域将会发布不同的专项规划。目前已经确定的专项规划数量为64项,同比减少了23%。
“这也是做减法,要减少行政干预,打破部门分割,减少交叉重复。”相关负责人说,在这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将实现“三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得: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百姓得实惠
从编制思路上看,与“十二五”相比,虽然市级项目有所减少,但新增的内容都和老百姓息息相关。
“我们将会专题研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养老服务、家庭服务、健康服务等这些缺口比较大的区域,将会被重点研究。”有关负责人表示。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的“账本”上,有着这样一个数据:2013年,全市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3.9%。“本市关于养老的一系列规划都在陆续发布过程中,无论中心城还是新城新社区,就近养老有望变得更方便。”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都将成为新的5年中,老百姓的“所得”。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规划方案将坚持开门编规划,不断拓展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9月,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将开设“十三五”规划专题,同时开通微信等公众平台,发布规划动态信息。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