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4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强调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直是研究机构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从教育资源、产业结构、合作意愿、体制机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从顶层设计出发,为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一条现代化路径。
《京津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一文选取了8类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中的24所高等学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京津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实证所发现的问题,对京津冀三地的相关部门和各个高校从拓展资金渠道、优化人才配置、提升联盟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领域文献特征与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和共词分析》一文以CNKI数据库中1992-2018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围绕论文的发文时间分布、核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分布、高频作者合作关系和高频关键词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国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总结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八个热门研究领域,以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我校教师杜雯翠在《我校科研人员服务首都发展的绩效评价与提升路径》中,选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这三所北京财经院校作为对比对象,从科研项目、期刊论文、媒体报道三个方面,比较我校与这三所学校的科研人员服务首都发展的现状与绩效,并根据四所学校在服务首都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总结出我校科研人员服务首都发展的提升路径与对策。
(阅读全部内容,请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