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总第21期
日期:2016-03-14 | 访问量:
导 读
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本期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部分文章供参考。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从构建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的角度为我们指明了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方向。
我们主张大学运行应该以教育的逻辑和学术的逻辑为主,强调必须以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科共同体、人才密集地)的方式和特点,来回应社会的、市场的、政府的需求与影响。同样,在大学内部运行中强调“去行政化”,也只是反对以行政的逻辑主导大学的发展,忽视甚至排斥育人的逻辑、学术的逻辑。《正确认识大学的运行逻辑与学术权力》一文指出“去行政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否定行政的权力与行政的逻辑。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去行政化”的含义,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目前,落后的管理方式仍在影响我国大学,并不断使大学运行陷入困境。《从管理到治理:大学运行机制优化的必然路径》一文指出要以治理理念推动大学运行机制优化,理顺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构筑多元利益相关者决策体系,这对于我校构建中国式现代大学制度,打造大学品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认为高水平大学应“有所作为、有所必为、大有所为”,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就是具有良好治理生态的学术体,而培养一流人才则是一流大学的基本使命和核心职责。中科大瞄准世界一流,加快综合改革和立体创新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美国与日本的启示与借鉴》一文指出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主要是民间非盈利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评估的机构主要是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委员会(CHEA),从事包括院校整体的认证与专业认证两个方面的评估与认证。日本的全国学位和大学评价协会通过对院校提供的文件进行评估、通过听证会与院校面谈、发布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分配预算、全程评价过程中的中间评价、评价过程之后的后评价等程序与方法对高等院校进行评估。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第三方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