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信息

《高教信息》总第13期

导 读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期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一主题,选编了部分文章供参考。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同志在514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这为我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当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和输送地,也正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也有一种看法是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过是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措施。《创业教育的价值仅为就业吗》一文从创业教育的即期和长远价值、高校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育人模式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路径选择上高度趋同,尚未能总结出一种适用于各类高校的“通用型创业教育模式”,也没有探索出若干种对其特征和实效认可度高的“特色型创业教育模式”。《走向差异:高校创业教育的应有格局》一文指出高校应当通过将创业教育植根于专业教育之中,将教师创业教育与学生创业教育并重,同时更好实现创业教育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互融,方能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差异化发展,提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充分激发各个高校的内生动力,同时尊重和充分挖掘基层首创,以一些试点经验、模式,引领和推进高等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海交通大学从把握四个关键的角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南开大学则通过搭建开放融合的微生态创业系统,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剑桥大学积淀的创业教育理念促使其经历了创业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建立了独特的创业教育体系框架,有效融入了英国宏观创业教育体系,引领和推动了多元化创业教育项目实施,创立了“中介运行方式”推进全校性创业教育发展。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分为学习、网络顾问、竞争回报、发展四大主题,从知识转化角度整合了创业教育资源,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知识脉络,并指出需要引入风险竞争机制和搭建组织网络平台,推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型大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