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午,我校教师促进中心(OTA)在工科实验楼207举办了本学期第三场午餐会,会议主题为:如何让科研更“接地气”。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堂林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的体会。
叶堂林首先从智库建设与话语权、影响力之间的内在关联展开介绍。他强调,国家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智库建设的本质是构造中国的话语权平台。真正的智库应具有独立性、科学性、建设性和影响力这四大特征,形成“以研究团队为支撑,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咨询服务为核心,以学术论坛为平台”的运行模式,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智库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随后,叶堂林就皮书研创进行了经验分享。他认为,长期规划、体系设计、精心组织、团队稳定和开放是保证皮书质量、提高其学术影响力的关键环节。此外,皮书研创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宗旨,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在课题成果基础上凝练出重要观点及政策建议,运用大数据,定期向政府提供监测要报,扩大社会影响力。最后,叶堂林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监测报告》为例,具体分享了如何以建设首都新型智库为目标,构建产学研创新共同体,进而利用大数据进行皮书研创的经验。
在讨论环节,与会的老师们就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雄安新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提问,叶堂林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予以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