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龙上,朱俊生谈到学生的本分就是“读经典的书、持认真的态度”。在读书与就业的关系上,朱俊生认为读书是一种状态,就业是一种状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家只有从书中汲取养分,不断发现生活之中的点滴,才能够在素质、修养、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综合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如何读书的问题上,朱俊生认为:第一,不要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计大学的生活,鲜活的生命应该是多维度的,如果只从就业角度出发就太过委屈。第二,从长远的角度,如果只进行简单的专业训练过于狭窄,未来的竞争是素质的竞争,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思辨能力。
之后,朱俊生希望学生把求知本身当作目的,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大学期间多听一些好的讲座,拓展自己知识的宽度。二是博览群书,要多关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三是读经典的书,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随后的交流与讨论环节中,朱俊生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本次活动学生们收获了许多人生真谛与宝贵经验,结束时许多同学表示意犹未尽。